提到營養,很多人會想到各種健康、養生,這來源于我們對于自己身體的關注,以及各種商業組織利用我們對身體的關注通過廣告進行放大的結果。
每個人也確實能意識到,在食物的選擇上,尤其是從營養的角度我們難以做出判斷。是我們營養學的知識不夠?還是沒有找到簡單的方法?亦或者因為營養本身太過復雜而無從下手?那就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保證每天飲食的營養均衡了么?當然有,而且比現在的方法都要簡單的多。
我們最常見的是中國傳統的膳食寶塔,這是國內一直在推的一種平衡膳食的方法,我們也經常可以在學校食堂看到這樣的海報貼在墻上。這套方法看起來很詳細,包括連具體的數值都有明確的說明,以及把食物分成了5個類別。
也因為詳細,這套方法從記憶與使用的角度就變得較為復雜。在國內推動了多年,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也僅僅記住“膳食寶塔”這四個字而已。
另外介紹一下日本在推行的?食事バランスガイド?(飲食平衡指南),就像是一個倒過來膳食寶塔。看起來也有分類也有數值,但他們對于這些分類增加一個名字,叫?主食?、?副菜?、?主菜?等,其實就是對應著我們一般的主食、蔬菜和肉類。
雖然看起來設計的好看一點,但和我們的膳食金字塔看起來一樣復雜,好難記住啊。如果全世界的膳食指南都這么復雜,那怎么辦呢?
很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幼兒園就想了個辦法,這個平衡指南里最多的其實就是?主食?、?副菜?、?主菜?,也就是主食、肉和蔬菜,那不如就把這三個類別保證孩子們每天都吃不就好了?另外還可以每個食物綁定一種顏色,這樣就可以更直觀的記憶咯?(這段的過程純屬腦補)
所以就總結出了今天要講的營養三色法(以下簡稱三色法),想深度了解的推薦看看原書《食育:從攝取營養到重視飲食行為》。其核心就是簡單的根據食物所含有的主要營養素,把絕大多數食物分為三種顏色。分別是:
紅色? ?黃色? ?綠色
這樣的簡單分解法,就可以非常容易的記住,并且應用在實際的飲食當中。在每頓飯的時候,都可以留意一下,是不是包含的基本的三種顏色呢?隨著三色法的熟悉,就可以慢慢的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,來去主動的選擇食物:
紅色區域的食物的蛋白質和鈣,可以讓我們增強牙齒、增強骨頭、增強肌肉。
?
黃色區域的食物的碳水化合物,能讓我們增強運動能力、增強思考能力。
綠色區域的食物的維生素,可以讓皮膚有光澤、眼睛明亮、增強抗病能力、克制不穩定的情緒。
所以僅僅通過三色法的了解,我們不但可以了解這一餐中的營養攝入是否保持基本的均衡,更是隨著更深的了解三色所代表的營養素與自己的身體狀態,主動的來選擇攝入的食物,從而達到真正的針對自己的身體來選擇食物,進行身體健康狀態的調整的目的。
你看,不用多么高深的營養學知識,就能保證每天的營養均衡咯,要不要試一試?
PS:其實山雞蛋與普通雞蛋、強鈣牛奶與普通牛奶之間營養素的差異是微量的,而新鮮程度、農藥激素抗生素殘留、腐敗病變等實際上更為影響我們攝入后的身體健康。所以不要為了營養花冤枉錢,也不要為了節省造成身體的傷害。
掃描下載幼師寶典手機版
幼師寶典
三百萬幼師的選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