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們慢慢在長大,也越來越有自我意識,他們開始更多地使用“我”去表述事情。日常生活交流中,他們經常談論到自己生長中的一些問題,關心自己的變化。誰的個子高,誰掉牙了?自己名字的來歷、小時候的趣事;這些問題都是最好的教育契機,教師可根據幼兒的興趣開展以“不一樣的我”為主題的系列活動。小編整理了一些以“我”為內容的主題墻環創供大家參考。
還記得曾經的我:教師可以家園共育,請家長帶幼兒小時候或者初入園的照片,幼兒分享比較與現在的不同
成長你我他:朋友是成長的一部分,可以畫畫“我的好朋友”“我和好朋友的合影”
我的密碼:幼兒用自己的名字作畫
名字創意畫:教師布置親子作業,讓幼兒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,并用名字作畫
閃亮的星星:開展談話活動《你真棒》,幼兒之間評選出閃亮之星(愛心之星、小小科學家等)或老師、家長夸夸孩子的優點,畫成圖畫/大班的孩子自己書寫
我很特別:幼兒的自畫像(畫筆描述五官、自己獨有的特點)
結合班級主題開展美術創意畫《我的名字》,幼兒作品可進行展示
課程實施可參考:大班藝術領域美術活動 | 創意畫:《我的名字》
原來的我很小:開展家園共育,親子收集小時候的照片粘貼上墻
現在的我很棒:親子整理現時間段的照片,或者是日常班級的照片
我會自己做:這個版塊除了粘貼幼兒勞動、學習、生活自理的照片、繪圖外,教師也可考慮展示幼兒的作品,這也是能力提升,長大的體現
“我學會的本領”或“我會……”可以用作品秀形式展示
幼兒自己畫一畫自己長大了有哪些表現
對于“我”的展示不僅僅是照片的形式,也可以制作我的簡歷介紹,教師或家長設計簡歷的具體內容(我的自畫像、姓名、年齡、愛好……)由幼兒完成內容
以前的樣子:大班的幼兒能力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升,主題墻也要凸顯幼兒參與性,所以教師可開展主題繪畫活動(第一課時幼兒畫畫自己的小時候)
現在的樣子:請幼兒比較之前現在的自己的身高、五官都有哪些變化,再進行繪畫
我進步了:幼兒較之前有哪些進步的地方(搭建時會壘高了、現在會走平衡木了……)
我的本領:幼兒學會的新本領(跳舞、繪畫、可以使用剪刀、能幫媽媽擦桌子了……)
我的夢想:我長大想成為什么、想做的事情(想當醫生、成為畫家……)
“現在的樣子”也可以是幼兒的寫真照片
“我進步了”板塊可以參考“別說我小”。兒歌繪成圖畫形式體現孩子的進步與成長
“我的本領”指孩子學會的新東西。也可以布置親子作業,家長和孩子一起想一想、寫一寫幼兒學會的東西、學習的過程或怎樣克服困難的
我會:孩子學會的兒歌、新的生活技能、美工作品
“以前的樣子”的板塊也可參考以下“猜猜我是誰”,增加主題墻的趣味性以及參與性;并讓幼兒了解五官、身高等是會隨著時間發生改變的。
現在的我:教師可進行幼兒現在的外貌、才藝、本領等內容的展示
我能干了/我會做的事:以前不會現在學會的事情(值日內容、學習游戲)進行展示
畫畫我自己:教師可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或親子作業《我的自畫像》
我的故事:幼兒的名字介紹、名字創意繪畫,我的朋友、我的全家福等的展示
主題墻不僅僅只是一面墻的裝飾,更是我們的“隱形的教育”。主題墻目標的確定既要有教育意義,也要考慮幼兒興趣點,貼近生活,使其發揮最大效用,并能使幼兒的參與不再浮于表面。
延伸閱讀:
本文圖片來自網絡,文字由幼師寶典編輯
掃描下載幼師寶典手機版
幼師寶典
三百萬幼師的選擇!